中商情报网讯:氟化工是一门涉及氟及其化合物的合成、性质研究和应用的科学,其产品在家电、汽车、轨道交通、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氟化工已成为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氟化工行业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氟化工泛指一切生产含氟产品的工业。氟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总体上可分为无机氟化工产品和有机氟化工产品两大类,有机氟化工产品又包括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制冷剂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等。
氟化工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中游为有机氟化物和无机氟化物等产品生产,下游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橡胶涂料、家电汽车、轨道交通、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领域。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氟化工产业发展,如《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发布和实施将为氟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政策内容如下图所示:
氟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制冷剂、含氟精细化学品、氟化盐等。受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充足等多方面的因素推动,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氟化工行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达到约402.8万吨,较上年增长1.1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将达到410.5万吨。
制冷剂作为氟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氟化工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在氟化工中,制冷剂主要分为CFCs、HCFCs、HFCs和HFOs四类。中国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第三代制冷剂,即氢氟烃(HFCs)类制冷剂。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三代制冷剂配额明细,2024年中国三代制冷剂生产总配额为74.56万吨,其中内用配额34万吨。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共分为10个品种,其中R32/R125/R134a/R143a生产配额分别为23.96万吨、16.57万吨、21.57万吨、4.55万吨,合计66.65万吨,占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的比例为89%。
含氟精细化学品是氟化工四大产品体系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包括含氟有机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特种单体、锂电用含氟精细化学品、环保型含氟灭火剂等。六氟磷酸锂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材料,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迅速增长,六氟磷酸锂作为其核心材料之一,其需求也随之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达到16.9万吨,同比增长26.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出货量将达到19.7万吨。
含氟聚合物,也称为含氟高分子材料,是指以C-C链为主链,在侧链或枝链上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氟原子的聚合物。已经商业化的含氟聚合物种类很多,包括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丙共聚物(FEP)、全氟烷氧基树脂(PFA)、聚氯三氟乙烯(PCTFE)等。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氟化工行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四大含氟聚合物PTFE、PVDF、FEP和FKM总产能达约50.7万吨/年,产量约32.3万吨,产能和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9.6%、12.7%。从企业来看,2023年中国主要含氟聚合物生产企业有25家,包括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爱富、中昊晨光、永和股份等,其中东岳集团含氟聚合物产品规模市占率达20.4%,位列第一;巨化股份市占率为10.8%,位列第二。
当前,中国氟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共有20余家,氟化工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多氟多、巨化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三美股份,五家营业收入合计308.99亿元,占全部26家企业营收的60.8%,中国氟化工行业集中度较高。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电子化学品、锂离子电池及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氟基新材料(无水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无水氟化氢等)、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其他电子级化学品等)、新能源材料(主要产品以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六氟磷酸钠(NaPF6)等为代表的电解质盐)和新能源电池(主营产品包括软包、圆柱、方形铝壳系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2024年一季度,多氟多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下降13.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6.61万元,同比下降63.92%。
分产品来看,2023年多氟多主营业务中,氟基新材料营业收入22.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8.73%;电子信息材料营业收入12.3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38%;新能源材料营业收入47.9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0.17%。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基本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氟化工原料及后续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拥有氯碱化工、硫酸化工、煤化工、基础氟化工等氟化工必需的产业自我配套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基础配套原料、氟制冷剂、有机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并涉足石油化工产业。巨化股份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氟化工原料、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食品包装材料、石化材料、基础化工等系列产品。
2024年一季度,巨化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4.70亿元,同比增长19.52%;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103.35%。
分产品来看,2023年巨化股份主营业务中,制冷剂收入59.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97%;含氟聚合物材料收入22.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69%;氟化工原料收入6.8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9%;含氟精细化学品收入486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24%。
东岳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从事化工业务的香港投资控股公司。东岳集团从氟化工原料起步,后逐步延长氟化工产业链,布局硅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PVDF、PTFE等)的生产。作为中国氟硅材料龙头企业,拥有从初级原料到终端产品最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2023年,东岳集团总营收144.9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7.63%;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08亿元,同比下降81.64%。
分产品来看,2023年东岳集团主营业务中,有机硅实现营收48.62亿元,占总营收的33.55%;含氟高分子材料实现营收45.52亿元,占总营收的31.41%;制冷剂实现营收28.72亿元,占总营收的19.81%。
永和股份公司专注于含氟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从萤石矿、氢氟酸、甲烷氯化物、氟碳化学品到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质(HCFC-22、HFC-152a、HFC-143a、HFC-227ea、HFC-125、HFC-134a、HFC-32等)、混合制冷剂(R410A、R404A、R507等)、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其单体(HFP、VDF、PTFE、FEP、PVDF等)以及氢氟酸、一氯甲烷、甲烷氯化物、氯化钙等化工原料。
2024年一季度,永和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3721.97万元,同比增长27.38%。
分产品来看,2023年永和股份主营业务中,氟碳化学品收入23.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96%;含氟高分子材料收入13.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83%;化工原料收入5.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49%。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氟碳化学品和无机氟产品等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氟碳化学品主要包括氟制冷剂和氟发泡剂,其中氟制冷剂主要包括HFCs制冷剂和HCFCs制冷剂,主要用于家庭和工商业空调系统以及冰箱、汽车等设备制冷系统;氟发泡剂主要是 HCFC-141b,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的生产。公司无机氟产品主要包括无水氟化氢、氢氟酸等,主要用于氟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材料或玻璃蚀刻、金属清洗及表面处理等
2024年一季度,三美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23.28%;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672.53%。
分产品来看,2023年三美股份主营业务中,氟制冷剂收入25.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5.25%;氟化氢收入5.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02%;氟发泡剂收入1.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55%。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氟化工产品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新兴领域,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氟精细化工是我国氟化工行业中增长最快、附加值最高的细分领域,较好的满足了新型含氟农药、医药、表面活性剂行业需求。未来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将面临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重点要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成长性好的含氟精细化工产品。
相比其他领域,之所以精细化工行业未能呈现出预期的快速发展趋势,是因为产品无法实现有效的深度加工,因此提升加工深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化工行业传统模式下的精细化率相对偏低,因为高端产品的需求量较大,生产出来的低端产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该行业若想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含氟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将倾向于专业化、系列化、差别化和特色化,走做精做细纵深发展之路。未来几年,我国含氟精细化学品仍将得到较快发展,深度后续产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将加速发展。根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氟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完善我国氟化工产业链,构建氟化工全产业体系。
世界化工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向集群化、沿海化、循环经济化、智能环保化方面发展。化工园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园区化管理具有产业集聚度高、循环化水平领先、治理完善、管理统一、服务高效的体制优势。近年来,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园区的认可和支持,化工园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搭建多种服务平台,提高管理效能,为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化工园区集聚发展的同时,便于化工企业共同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的特点会更突出,同时落后、污染严重、不经济的生产工艺技术将会被淘汰,小规模的化工企业也会逐渐被行业整合。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