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范围内多家领先的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相继公布了其2024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的财务表现。由于全球汽车产量普遍下滑,加之北美及欧洲等关键市场电气化发展步伐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这些跨国零部件巨头遭遇了销售业绩未达预期、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困境,呈现出收入增长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增长的态势。展望全年业绩,鉴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多重挑战并存,多家跨国零部件企业的整体业绩承受了较大的压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奥托立夫与佛瑞亚两大行业巨头成功实现了业绩的稳定。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两家企业在面对汽车行业当前的变革趋势时,均采取了战略性的举措——即加强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这一共同的选择不仅反映了它们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也彰显了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深化布局的战略远见。
奥托立夫,作为汽车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在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制造方面持续展现卓越实力。其最新公布的上半年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业绩显著提升,净销售额实现了稳健增长,较去年同期上升1.8%,总额高达52.2亿美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净利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比激增108%,达到2.66亿美元的新高。同时,公司营业利润率也实现了大幅提升,从上一年的4.3%强劲攀升至7.7%,彰显了其卓越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奥托立夫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kael Bratt先生强调:“我们持续深化与中国本土OEM的战略合作,积极拥抱中国市场转型带来的新机遇。特别是在第二季度,与中国OEM的合作成果显著,其贡献的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已达38%,同比大幅增长39%,且较上一季度也有25%的显著提升。”
在业务拓展方面,奥托立夫中国也频传捷报。2024年3月13日,公司与合肥市肥西县正式签约,标志着其汽车方向盘工厂正式落户合肥,预计年产能将达到数百万级别,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中国的生产布局。
紧接着,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奥托立夫中国也迈出坚实步伐。4月24日,公司与首钢集团携手,共同建立了汽车安全系统用钢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平台,这一合作不仅加深了双方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合作,也为汽车安全领域与钢铁行业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奥托立夫中国还积极拥抱未来出行趋势。6月3日,公司与小鹏汇天在广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对未来出行安全的共同愿景,将在推动飞行汽车技术发展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并构建未来移动出行的安全解决方案。
6月4日,奥托立夫中国与航盛集团在深圳也达成了重要合作,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推出创新的汽车安全解决方案,并深化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安全与智能化发展。
另一方面,佛瑞亚集团上半年业绩稳健中不乏亮点,尽管销售额同比略降0.6%至135.34亿欧元,但其营业利润却实现了3.8%的增长,从6.75亿欧元提升至7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也微升0.2个百分点,达到5.2%;净现金流表现尤为强劲,同比增长16.3%,达到2.01亿欧元。
佛瑞亚首席执行官Patrick KOLLER表示:“面对地域和客户组合上的挑战,佛瑞亚集团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上半年实现了2.7%的内生性销售增长,业绩远超市场预期,超出幅度达到290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佛瑞亚在上半年成功斩获了高达150亿欧元的订单量,其中亚洲市场贡献率达到了40%,彰显了其在该地区的强劲增长势头。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与中国制造商建立新的合资公司、助力比亚迪在泰国建立新工厂,以及在可持续出行领域积极拓展,佛瑞亚进一步巩固并加强了其在亚洲的业务布局。
佛瑞亚在上半年于中国市场的核心合作举措显著,首要亮点是与奇瑞汽车携手,在合肥正式签署合资合同,宣布于芜湖共建“未来座舱”合资公司。此合资实体聚焦于全座舱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及供应,涵盖采用环保低碳材料与技术的高品质座椅、内饰件及座舱电子设备,旨在引领创新、可持续且竞争力卓越的驾驶体验新纪元。双方规划于2024年上半年启动两座生产基地,紧密契合奇瑞汽车高速发展的步伐,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佛瑞亚集团通过其中国子公司佛吉亚,与格力电器的重要成员——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达成合资合作意向,双方将联手进军再生塑料领域,从开发、生产到销售全链条合作,致力于创造顶级的可持续材料产品。此次合作不仅设定了2030年前达成15万吨再生塑料化合物销售目标的宏伟蓝图,还预示着这些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及跨行业领域,展现出双方对推动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
上述合作成果,深刻彰显了佛瑞亚在中国市场的深远布局,特别是其在可持续材料应用与智能座舱技术革新方面的前瞻视野,体现了该集团对全球汽车行业未来趋势的精准洞察以及对中国市场战略地位的深刻认识。
外资Tier1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已昭然若揭,其坚定投入的背后,核心驱动力在于对中国市场潜力的深刻认同与乐观预期,简而言之,即中国市场被视为“利润沃土”。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前六个月,外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实现了11%的增长,这一增速远超全国平均的3.5%,凸显了中国市场对于外资Tier1企业业绩的非凡贡献与重要性。
观察奥托立夫与佛瑞亚等外资Tier1巨头的新动向,不难发现其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正从“生产中心”向“研发中心”转型,这一转变深刻反映了外资加码中国、深耕本土化的新趋势。随着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与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外资Tier1企业在中国不仅“制造”出大量产品,更“孕育”了众多领先的技术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还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为全球市场提供动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的引领者,并支撑起外资研发成果的国际化应用,这一客观现实无疑为外资Tier1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深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外资Tier1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基于这样的认知,它们显然没有放慢或退出中国市场的打算,反而更加坚定了长期深耕、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决心。